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64(2/2)

无奈,喻亦琛只能派了京兆府的一分人,前去帮忙理,然而他旁支侄儿的这个案,恐怕只有他亲自来看看了。

喻琛亦原是觉得此事不过举手之劳,再加上他自己也是权知开封府事,所以此事也正好属于他的辖范围,就向那小县城的知县打了声招呼,哪知自己却知了更大的东西——原来最近的积压的案件,已经超过了去年一年的总和!

此时侄儿的尸已经腐烂了大半,但尚还可勉辨认其形貌,作为他枕边的人,寡妇怎么可能认错?此时她才知,原来侄儿当时已经快要赶回县城,或许是为了抄近路,他没有走官,而是直接从山林里的一条小路抄了去,却也正是因此,才遇到了歹人,白白将命给送了!

当朝御史大夫与中丞并置,唯大夫极少除授,是以大多时候都是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现在朝中有一位御史大夫,但御史中丞的地位仍是极,这周弘玉自然也是权力不小,但同样,喻亦琛为京兆府的实际掌权者,其实也不差周弘玉多少,若是要查他的家眷,也不是不行,只是难度也不小就是了。

于是她立即就去报官,然而且先不说这小县城的人敢不敢去捉拿所谓的嫌疑人,就说这一纸状词,所写的内容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能证明凶手是谁的真凭实据,这让官府怎么审理?当值的官员当即就驳回了这诉状,只说了会查侄儿的死因,让寡妇不要失去理智。

本来说,喻琛亦是可以去查人的,但坏就坏在这周弘玉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直接在早朝上重重参了喻琛

☆、第42章疑云

其实事情说到这里,似乎跟那个贵人的家眷无关,但事情恰恰就巧在,这侄儿往常货的路线,竟与这贵人家眷们游的路线完全重合。而且,侄儿的货算是贵重的东西了,上也带了好些银两,若说是有盗见财起意,怎么侄儿的货和银两却都还好端端的在原地?

可问题恰巧就在了这所谓的贵人家眷上,这贵人不是别人,正是御史中丞周弘玉。

可也正是这一施压,才压了真正不对劲的东西。

虽说喻家已与旁支有些生分,但这寡妇的遭遇也是不易,加上已经收留了她,索再向当地官府施一施压,让其快些查真凶,这一总是不难的。

再加上侄儿平时待人还算和善,并没有惹下什么仇家,这几个月来唯一发生过矛盾的,不过就是那些贵人家眷罢了。而且就在侄儿死亡的当晚,那一行家眷们就匆匆了县城,第二日就启程回了京——这是旁支家的人亲看到的。因此,寡妇便认死了——定是这些人害死了她夫君这个理。

可此时寡妇已认准了自己夫君是被那些人害死的,官府的说辞也不过让她觉得这些人沆瀣一气罢了。加上此时周围人若有似无的针对——毕竟她已是个寡妇,孤儿寡母的怎能敌得过别人的恶意?索带了自己一双儿女前往了喻家的本家,请求庇护,只要自己的孩能够健康地长大,她就算豁去这条命了也无所谓。

而目前来看,那所谓的贵人家眷,当真可能是嫌疑人。

君的尸骨!

所以这知县最近的工作压力也大的,发掉了一撮有一撮,大有秃的趋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