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天长地阔(2/2)

皇帝恩准他上朝,又日日冷待。就是他并不脆弱,也依然会觉得这冷漠难捱。

曾经他以为自己对这位唯一的学生十分了解,然而随着对方渐渐长大,他已然失去了这样的自信。

“晏书公急切忧心,这是当然的,他一心为国。许老师亦是如此,他们满心为推动科举变革,本以为今日是个好时机,陛下忽然我,即有我为代言人,自可一帆风顺。”

“程相本打算推您来的。想必他都已作好了应对之策,只是不想您忽然变了,不肯上他二位的船。”

照程相与许尚书之策略,纵使这改革提案与细则一应由太所想,今日在廷上也该是许尚书提变革科举,程相在旁顺推舟,太殿下所起的作用不过是加一些码,凑凑人数,显得不那么孤掌独鸣。这一同往常是一样的。

只是一笑,然而后一句却又是真心实意为学生兴。

“殿下不在陛下面前,所以才有此险着?”

好在今日不是叫他等到了么。就算是一些错,就算里面或许蕴着一些他的低劣手段。

纵然他能猜到今日太何以避秋闱之事不谈,却也无法明白为何要如此突兀地说起亘山。就算殿下说来以后,聪明人都能想明白陛下为何会答应这个略显仓促和怪异的提议。

他一直无心自擢升,在翰林院待了十来年,依旧只是个从四品的侍读。理由简单又执拗,他年少成名,也曾意气风发,以榜之名选翰林。后来怀着一捧朝为官,却怎么都没想到皇帝是这么个德,忍了约莫小半年,实在看不惯,索自请降职,此后便躲在翰林院图个清净。

孟从闻又笑了,他不过而立之年,两鬓便已微白,不过并不显颓老之气,这一笑反而十分温儒。

不愿意在陛下面前显锋芒。何况陛下也一直没给过机会。因此从前,太私底下睿智有谋,却从不会在朝堂上一个聪明人。他只需附和,也只会附和。

“老师有疑,我定言无不尽。”金玉枕抿了一盏中茶,齿自然生香,这是只有他来老师才舍得烹的好茶。他的语气淡然又诚挚,叫人瞧不破绽。

他一直在等,也在这样沉默的等待中变成一棵败木,从系就开始腐烂。

提一些天下大义,自然好过一座山的鸣鹿与香灰。

若是太希冀于皇帝的青睐,就该借此机会稍展羽翼才是。

“什么都瞒不过您。学生一直在等……”话未尽,他扭看向门外,内一棵合树正挂了小小的果。

起初便跟在他边,彼时他方二十,又刚为官不久,便为太启蒙,确实是一时无两的荣誉。由于皇帝惫懒,也没想过请一位更有名气官位更大的老师教育亲儿,当时只是随便一指,过后也不甚关心,太自此便稳稳当当由他教大,确算是半个儿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陛下是亲手抛了橄榄枝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