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变化。
他腐败的上级没几天就死在了战场。
殷治城成了的战绩开始凸显。
此地极为凶险,蛮夷极为猖狂。
上面的派来的官员来一个死一个,来一个死一个,甚至还经历了一次屠城,边境的地方官员都和军队的不少官员都死伤不少。
直到又过了几个月后,此地局势才慢慢稳固。
而边境也都已经成了祁渊的镇北军和殷氏的龙虎军的地盘。
外族蛮夷一直久攻不下,反复无常,祁渊的镇北军开始常驻。
镇北军虽然口口声声说是友军,帮忙抵御外敌,但毕竟是他国军队,朝廷里的人用着也不放心。
于是,殷氏的龙虎军地位就开始重要起来了。
朝廷上有人的殷将军地位也上来了。
殷玄青、殷治城的地位一高,殷家的族人自然身份也水涨船高。
边境,成了一块大肥肉。
外族蛮夷,成了一个肥美的大鱼饵。
外敌凶猛,蛮夷一日不灭,祁渊的镇北军一日不退,镇北军不退,魏国就不得不派遣大量的兵马和粮草来扩大龙虎军地位和实力,龙虎军和殷氏的地位就得提高。
然后,外族蛮夷被短暂的打退,败一段时间之后,又再次死灰复燃,跟他们硬杠上了。
投入越来越大,殷氏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外敌却就是怎么打都打不死。
这他喵的糊弄鬼呢!
朝廷那边后知后觉察觉到不对劲,但却没有其他的办法,请神容易送神难,祁渊的镇北军就是不走,哎,你拿我怎么办,我就是天生善良,我非得帮你抵御外敌。你不给我粮草装备,我就就地取材,自己种田种菜种植粮草,自己行商赚钱招兵买马。
这个边境,俨然已经成了他的地盘。
朝廷那边没有办法,值得给他们出钱出粮草,还不敢克扣,你一克扣,我粮草不够,军饷不够,那就只能只能自己动手想办法。
而殷氏那边地位已经起来了,皇帝即便是把殷治城调走,他的地位也已经起来了。
并且,他一走,新来的官员制不住镇北军和龙虎军,祁渊差点连魏国的军队都吃下了。
这时,魏国朝廷才真正意识到祁渊果然是来者不善。
但他们朝廷腐败,在边境的这段时间,他们不仅喂肥了祁渊的镇北军,更是喂肥了外族蛮夷,且不说他们已经无力对抗祁渊的镇北军了,就算他们有心对抗,赶走了祁渊,但没有了祁渊这个强有力外援,已经被喂肥了壮大起来的外族蛮夷会直接冲破边境,杀入腹地,到时候,可是真正的国之将覆。
朝廷不是傻子,官员也没有一个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