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蒋正州来的话,不知道会惊讶成什么样,文蕤看着一桌的珍奇,心想。
一代商,二代文,三代艺,这话放在文家身上很贴切。文蕤的爷爷文筑最早是供销社站台的小学徒,慢慢做到小领导,改革开放时毅然决定抛弃体制内的稳定工作下海,利用之前攒下的人脉资源,先从批发商开始做起,吃了同安民营零售业的第一口螃蟹,开了同安第一家连锁大超市,货品种类齐全,从香港进了不少以前同安市民只在电视里见过的进口商品,生意好得不得了,几年后沃尔玛、家乐福之类的外国超市进入同安后,又把经营重点放到本地生鲜版块,不仅撑过了本土超市纷纷闭店的时期,还向外拓展,成了南方知名超市。
除了零售业,文筑靠着以前体制里的人脉,在早期就投资房地产,在同安是排的上名的企业家。文蕤的那一套联排别墅,就是文筑在文蕤博士毕业时送他的礼物。
文筑老了以后,生意大部分交给长子打理,其他对商场兴趣不大的子女,多半选择深造,或者接手一些便利店之类的旁支产业,其中在学术路上走得最远的就是文蕤的父亲。
到文蕤这一代,选择读艺术的人就多了起来,文蕤有个表姐如今就在中央芭蕾舞团,今年春晚还有节目没有回来。有个堂弟文徽从初中开始就玩摇滚乐队,早期家里贴了不少钱给他租场地买设备,去年上了个综艺节目突然大红大紫起来,晚上来吃年夜饭的路上还戴着墨镜口罩,被文蕤奚落了一番。
子孙满堂,人才济济,文筑十分满意,红光满面,连连喝了几杯酒,被文蕤的父亲劝了好几次以后才停下。
“你今年过完年还回美国吗?”文徽挨着文蕤坐,夹了一片清炒鲍片,一边嚼一边问文蕤。
“回啊,手头还有活没做完。”文蕤给自己倒了杯茶解腻。
“你爸妈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以后不会打算在那边定居吧?”同安人宗族观念重,文徽有些意外。
“你还玩摇滚呢,这么保守,肯定是哪里好去哪里了。“
“诶,你五年前那个事,我还没问过你,到底啥情况?你以前天天一副色即是空的样子,怎么会和个会所里混夜场的人不清不楚?”
文蕤瞪了他一眼,说:“你这方面也没少被人骂,好意思问我。”
文徽摆手否认:“快别提了,她们那圈子人厉害的不行,那叫一个虎狼,我感觉我是被她们睡的。“
文蕤笑起来,说:“你真的想知道?”
“说呀,扭扭捏捏的干什么?”文徽起了兴致,家里一提起这个事情就讳莫如深,搞的他更好奇了。
“你车上有没有琴啊?”文蕤突然问。
“有啊,想听?找我经纪人约时间。”
“走,给我唱个歌听,我把事情告诉你。”
“想听什么啊?”SUV里,文徽抱起吉他,随便拨了几下,说:“不插电少点意思。”
“弹那个,。”文蕤说。
“你不听我写的歌?”文徽一脸失望。
“废话少说。”
文徽无奈的耸耸肩,弹起了前奏。不愧是职业的歌手,吉他弹得比蒋正州好多了,蒋正州连换个和弦都要反应半天。
“你说我是不是有问题,三十的人了,还在喜欢初中同学。”文徽唱完以后,文蕤开口说。文徽马上瞪大眼睛,兴奋的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