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奉陪了。刘公子见谅。”
04
路上看见灯笼铺子,沈筠斋总拉他去看看,可惜一直没再见着他喜欢的苏绣灯笼。
到了茶馆,沈筠斋付了银子,本想去二楼雅间听戏,再一想元卿从没来过,怕是更喜欢一楼大堂里的热闹,遂让店小二带他们找张空桌子坐下,给足了赏钱,让他拣好茶好点心上。
元卿听过戏,祖母喜欢,王府里常请人唱。台上咿咿呀呀,时而婉转多情动人,时而耍枪弄棒,威风凛凛,元卿看得入神。一场唱完,换下一场。元卿余光扫到了沈筠斋,发现他心不在焉的。
元卿亲自给他添茶水,递到他跟前,有些讨好地说:“哥哥喝茶。”
沈筠斋扫了他一眼,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成亲一年了,沈筠斋看他一眼,元卿就能分辨他是真生气了,还是和他端着,故而小声解释:“我真不是故意招他的…别生我气了…?”
沈筠斋知道不是他成心,但还是有些气不顺。
元卿太惹眼。
坐在大堂里,看他的比看台上唱戏的多。
偏偏叫他哥哥。
叫了哥哥,便不能在众人面前有逾矩的行为。
二人规矩地坐着,各坐一张长凳。
后半夜,茶馆里人反而更多。
雅间满了,大堂里也得拼桌而坐。
偏偏又遇上刘昭。
刘昭知道,美人怕缠郎,美人哥哥可不怕,于是只敢守礼地往台上看,自顾自听戏,不敢同美人搭话。
一张四方桌子,三边各坐了人,不一会儿,又多了一位中年男子。
通身的气派,身后跟着个面容白皙清秀的小厮,站着的。
刘昭出门也带着小厮,大户人家出门谁不是前呼后拥。因此见沈筠斋和元卿身旁无人跟着,只当他们是寻常人家,也就存了几分轻视的意思。
“常福,这茶不好。让掌柜的换了。”
刘昭有些嫌恶,也有些刻意在,使唤下人去找店家。
店家三天五头遇上贵人,难伺候的主儿见多了,因此手脚勤快陪着笑脸地照做。
“这茶,我倒觉得尚可。沈老弟,你说呢?”
那中年男子突然笑呵呵地开口。
自他坐下,元卿和沈筠斋的脸色便几番变化。
又想跪下叫皇上,被他带着威胁地一瞥,又只能强忍着安安稳稳地坐在板凳上。
只是再没听戏的心思了。
“这位是…?”
刘昭好奇眼前三人的关系。
皇帝一脸看好戏地轻轻摇着折扇,看向元卿,要他回答。
“这位…这位是我堂兄。”
按族谱,元卿的确得管皇帝叫一声堂兄。
“那便也是沈兄的堂兄了。失敬失敬。”
刘昭正色道。
“啊…哈哈哈哈哈,比戏有意思啊。比戏有意思,今天没白来。”皇帝敲了敲折扇,按住沈筠斋,“你们慢慢看。”
皇帝自言自语,笑着离开。
他乱点鸳鸯谱还真成就了一桩好姻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