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试探(2/2)

他瞧瞧还没有人反驳他,又趁打铁,“儿臣看国库历年的支,开支很大一向便是官员的俸禄,儿臣自请削减俸禄,并且请父皇减少士族的封荫,只在致仕时封一俩名孙便可。儿臣以为国事是所有人的责任,如今国家税收困难,儿臣愿意和士大夫们一起为国效力。”

“大梁境内连年税收不足,国库日渐亏空,连太祖留下的积蓄都动用了,儿臣觉得,非得改变如今的税法,才能扭转这一困局。况且百姓为了逃税,甘愿依附地主,成了黑,导致了不少豪欺辱平民的案。”

大殿上窃窃私语的声音响起来,皇帝没什么情绪,“那你说说想怎么?”

有些人见皇上未发怒,便胆大起来,一个个辩驳

“皇上,这官的封荫是太祖传下来的规矩,为的就是让士人安心,显示皇家重视贤才,若是这般改了,倒让天下人觉得皇上对士族苛刻了。”

“小王爷年纪尚轻,还多需磨练,如今提的这些法,实在有待考量啊。”

大臣们的脸纷纷难看了起来,这不是割他们的吗,一人官,孙便省力了许多,要是这样一改,大家族还有什么好可言。

皇上还没说什么,路思就颤巍巍地讲:“皇上,老臣以为,这实在不妥呀,祖宗之法,岂能轻易变革,这是大逆啊。”

众臣看赵普表了态,一时间忌惮起来,都不再说话。

不过一个枢密院的副使,税收和官制好像有些不妥,于是他拿神暗示他旁的翰林大学士路思。

龙椅上皇帝捻了捻胡,”诸卿怎么看?”

叶铭转还朝太眨了下睛,又一本正经地清清嗓,拿一早准备好的说辞,“父皇,前些日拖了北境的军粮,儿臣斗胆,认为这不是的错。”

他这一说,好叫不便张嘴驳他的话,毕竟是给了一个台阶下。

此时倒是没吭气,他们错了事,李霖可就盼着皇上赶忘了这茬,别摘他的官帽。如今皇上态度不明,他不愿多嘴。

叶承的外祖父方彦文坐不住了,他靠着封荫的机会,往朝中安排了不少人,只通过科考一个渠,培植亲信的机会太少了。

又有人站来驳叶铭的话,一直站着没动的御史中丞赵普打断了话茬,竟然有让众人闭嘴的意思,“皇上,最近几年的吏治的确需要整顿,好些冗官没什么作为,仗着自己父亲或是祖父在朝为官,倒是会些欺辱百姓的事,诸位大人心里也应该都清楚吧。“

皇上早知他要说什么,示意他直接说。

枢密使曾钰掌着军事大权,也替叶铭说话了,“皇上 臣觉得小殿下说的有理,当今财政困难,士族应当是最先为君分忧的,臣也愿意率先减少俸禄和封荫,以示臣的一片赤诚之心。“

这赵普一向没有明确自己是太党还是叶承党,为人又刚直不阿,是个很受皇帝信的纯臣。他在御史台已经呆了二十多年,不涉党争,不受贿赂,很多大臣想结他,都被婉拒了。他认为负责监察的御史台,不宜和其他官员私

还有人想反对,却也不敢再当面说什么了,君心难测,雷霆雨都是恩泽,自己没了信,还谈什么儿孙福呢。

赵普要是弹劾谁,他手里必定有些东西,谁都不想被这顽固的老清给惦记上。事实上,赵普也不会因为谁当面驳斥了他,就暗地里弹劾谁。

宰相和手掌军权的曾钰都发了话,皇上才满意:“那便照叶铭说的,林卿,你再和尚书省看看有什么要补充的,一并拟好了,再来复旨。“

叶铭听的早就不耐烦,大声斥责:“梅尚书,那照你这么说,天下人读书科考,报效国家,为的就是替孙谋荫蔽吗?这样的读书人,朝廷还不需要,皇上要的是忠肝赤胆,一心有抱负的官,不是整日想着孙孙和自己家族的人,“

“儿臣认为,应该将如今植田地的农,重新统计,并且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又设邻长,里长,党长,适当减免税收和徭役,举报逃税有赏,私自逃税有罚,他们的税收和徭役由三长负责,互相监督。”

“皇上……“

梅汝傲脸都臊红了,他很少被年轻一辈,在朝堂上这般忤逆,平日里他颇受恩,是不把别人放在里的,如今猛地吃个钉,说不话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