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仙夸奖道,沿途的村庄中他看到了不少,越靠近蒙家村似乎就越多。
“可惜水量还是远远不足。”蒙田道,“不过就是勉强能让大家过下去罢了。”
林墨仙在心中暗暗估计了一下水利工程的费用,其中凿开东山恐怕就需要好几年,百万两银子都打不住,但引水渠道的开凿却可交由当地的农户进行,毕竟是引水,大家应该更愿意出工。崇江的枯水期在冬季,正好是农闲之时,到时候征集徭役人数倒是可以安排,但工程巨大,费用恐怕至少也要数十万两银子。
如今的大麟朝天灾不断,国库每年的银两大多都用于赈灾和安抚流民,北线军备也耗资巨大,短时间内定然是拿不出这么多银两来修水利了。
林墨仙一路琢磨着,到了下午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进入了蒙家村。
蒙家父子似乎声望颇高,村民们不时涌上来打招呼,看到清俊飘逸的状元郎,更是一个个惊为天人。只是林墨仙不欲声张,蒙家父子便只说是从外地请来的一位秀才。
但即便是秀才,也是村里人难得一见的人物,何况又是这样一幅天仙般的长相,几人到家没多久,屋外便涌来了一大堆村民,他们提着装满了鸡蛋腊肉和粮食的篮子,一定要送给新来的秀才尝尝,无论他如何拒绝,村民们都不肯拿回去。
“老师收着便是,”蒙末笑道,“家里的腊味能让秀才老爷吃几口,说出去可有面子了。”
林墨仙这才收下,心中甚是感动,心想自己无论如何,都要为这西南大平原上淳朴善良的农人们开一道渠才行。
一直到了天色全黑,村民们才渐渐散去了,蒙田将大门锁上,一家人这才清净下来。
蒙初已经手脚麻利地将房间和院子整个打扫了一遍,懒弟弟蒙末则陪着老师一起参观了哥哥做的崇江水底模型,还带着老师看了自己的药柜,里面足有上千种不同的药材,种类之多堪比普通的药房了。
林墨仙这才感觉到蒙家确实算得上富庶,他们的院子足有一亩地大小,其中修了大大小小十多间屋子,主屋在正中间,旁边还有几间卧房。
“老师你住这间,哥哥打扫得可干净了。”蒙末将林墨仙领到了主屋旁的一间精致的卧室中,讨好地为老师搬出了干净的被褥,笑道,“这里是我们家最好的房间了,简陋了些。”
说着,他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扫了林墨仙一眼,发现他确实没有任何嫌弃之意,心中突然有那么一点开心。
那些官老爷们向来瞧不起他们这些农户,不过这些日子相处下来,老师似乎确实不太一样。
“多谢了,这里很好。”林墨仙接过被褥,熟练地铺置好,两人刚离开房间,就听村中传来一阵阵喧哗之声,远远听着,仿佛打起来了一般。
蒙家几人与林墨仙立刻出了门,很快就来到了一片田地前。不远处几支火把晃动着,借着昏暗的光线,一眼看去至少有数十人,许多村民拿着锄头铁铲,正愤怒地大吼着。
在他们的对面,是一群家丁打扮的护卫侍从,正护着中间一名身穿锦衣约莫三十多岁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