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昼行夜宿,到了汴州,再北渡黄河,第二日便到了濮,这里已经是南华山地界,
了濮
城之后再一路向西,就到了南华山脚下。此时天
已晚,于是众人便在南华山脚下的一间客栈中借宿一宿,准备明天一早上山。
阿朔又望向一旁的皇甫轲:“那大哥哥的师尊能飞得了这么远么?”
“没,就是想起了一些过去的事。”
谢问笑:“我从小到大每天都是骑着战
在战场上厮杀。我本以为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以为我就是为了征战而生的。可是来到这里之后我才知
了什么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师尊呢,难
你就没遇到过什么让你很开心的事?”
“那么久啊?”阿朔鼓着腮帮,“大哥哥不是会飞吗?为什么不飞过去呢?”
“你发什么呆?连脑也冻僵了么?”
谢问掰指算了算:“
咱们这个走法,大概还得两三日吧?”
在皇甫轲的呼唤声中回过神来,谢问这才意识到刚才自己竟发了好一阵呆。
至于谢问如何得知皇甫轲不笑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后话了。
没想到阿朔还惦记着这茬,谢问笑:“大哥哥飞不了这么远。”
所以当皇甫轲反问他你为何那么笑的时候,谢问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喜
现在的生活,每天都过得逍遥快活。”
为了照顾他的病情,同时也是为了监督他练功修行,皇甫轲每隔十天半个月便会来到山脚下,在这间简陋的草屋里陪伴谢问三五日。除了治病以外,两人每天所的事无非就是修行练功,喂
豆这些
蒜
的小事,可是谢问却十分享受这样的惬意生活。
“大哥哥弹琵琶也像伯牙那般好么?”
阿朔理直气壮地嚷嚷:“阿朔才不是
,阿朔就是阿朔。”
谢问一咬下
香
的鱼
,一边咀嚼一边
:“伯牙是一个弹琴弹得很好的人……”接着开始给阿朔讲述起伯牙
期相遇相知的故事。
阿朔不依不饶地追问:“伯牙期又是谁啊?”
听到连皇甫轲都这么说,阿朔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现实。
谢问撇撇嘴:“那多没意思啊。开怀的时候纵情大笑,悲伤的时候放声大哭,这样的人生才够快意。”
刚客栈时,客栈里空无一人,唤了几声店小二才匆匆忙忙迎
来,招呼众人落座。谢问等人在初冬的寒风中奔波了一日早已人困
乏,谢问
了一桌好菜,再让店小二燃起
洋洋的围炉,饭菜上来之后,五个人便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起来。客栈中除了他们以外没有别人。吃到一半,外面又
来一人,那人腰间悬着一柄剑,
穿墨染白衣,
一
宽大的斗笠,帽檐压得很
“别听他胡说八。”皇甫轲瞥了谢问一
,冷冷
,“琴箫和鸣不是这么用的。”
阿朔听得心驰神往,拽着谢问的衣袖:“阿朔也要听大哥哥弹琵琶。”
皇甫轲平静地:“我们修
之人,追求的是心如止
,不以
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嗯,想起了那年我和师尊住在南华山山脚,每天茶淡饭,琴箫和鸣的日
。”
一直作上观的皇甫轲没想到阿朔会突然把话题抛向自己,愣了一下,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谢问连忙替他打圆场
:“就算师尊能飞也带不了咱们这么多人啊。”说着抬
对皇甫轲使了个
,皇甫轲这才
了
,和颜悦
地对阿朔
:“两三日一转
就过去了,你再忍耐几日,很快便能听到你谢哥哥弹琵琶了。”
阿朔嘴里嚼着烤鱼,齿不清地
嘴
:“什么是琴箫和鸣啊,大哥哥?”
阿朔皱着眉:“可是,我们还要走多久才到南华山啊?”
“好好好,阿朔不是。”谢问笑
,“等到了南华山,大哥哥就弹琵琶给你听。”
谢问一愣,忽然笑声来,刮了刮阿朔的鼻
:“你这小傻瓜恐怕连五音都还认不全吧?对你弹琴不就是对
弹琴么。”
“过去的事?”
皇甫轲没有说话,一双如墨的眸中是
得化不开的思绪。
谢问笑:“伯牙弹的不是琵琶,是琴。不过若论弹琵琶的技术,大哥哥可不输给任何人,我不但会反弹琵琶,还能一边骑
一边弹。”
他话还没说完,皇甫轲就抓起一只烤鱼他
中,谢问顿时被堵得满脸通红,呜呜地说不
话来。
皇甫轲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你不嫌这茶淡饭的日
枯燥乏味,反而觉得快活?”
“我哪里胡说八了。”谢问凑过去把胳膊搭在阿朔肩上,“只不过当时你大哥哥我弹的是琵琶,师尊
的是笛
。正所谓
山
遇知音。我看即便是那伯牙
期,也不及我与师尊之间心有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