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6 针锋相对(2/3)

依你们看,这次的叛应该如何解决?”

谢喆一时气结,他狠狠瞪着谢琞,默然半晌,最后只能不情不愿地回了一句:“儿臣知了。”

不等谢琞答话,谢喆率先抢上前一步:“父皇!这些叛的农民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只要父皇给儿臣三万人,儿臣立刻开赴云贵,不一个月就能彻底剿灭这群民。”

朝会结束之后,谢琞在秉笔太监邓吉的陪同下返回重华。邓吉是谢琞的大伴,从谢琞刚生起就一直在重华服侍着他,说是他一把屎一把的把谢琞拉扯大也毫不过分,而谢琞也亲切地称他为小凳。去年年初,邓吉晋升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调离了重华,虽然从那以后他的工作便越来越多,任务也越来越重,但是在私底下,邓吉依然对谢琞多有关照,时常陪伴在他左右。

谢琞握住邓吉的手:“小凳,你这话我可就不听了啊。我不过节,那也不过是少吃一顿团圆饭的事,可是相比之下,乌蒙县的那些百姓可都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不造反就活不下去,人家都已经走投无路地被到这份上了,我怎么还能光顾着自己能不能过好一个节呢?”

谢琞凛然:“儿臣遵旨!”

谢琞恭敬答:“父皇,儿臣的看法与晋王有所不同。儿臣以为,这些民之所以造反,都是因为饥荒使他们无法维持生计,迫不得已才铤而走险。另外,据儿臣调查所知,这次的叛军首领叫蓝远山,原本是乌蒙当地土司之。当年大虞灭梁,占领了云贵一带之后并没有妥善安抚好当地的贵族势力,以致于日久天长,人心思变,这蓝远山才趁着这次的饥荒,煽动当地农民造反。因此儿臣认为,要想平息这场叛,一定要双齐下,一方面解决粮饷迟延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招安以蓝远山为首的土司势力,只要把他们拉拢过来,让他们得了好,他们就不会再与朝廷作对,而那些造反的民失去了主心骨,自然也会像一盘散沙一样,不战而降。如此一来,朝廷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平息这场叛。”

邓吉叹了气,苦笑:“咱家就知殿下您一定会这么说。皇上和太殿下恤万民,舍己奉公,咱家就是个没了的俗人,没有这么的思想境界,对咱家来说,这世上能称得上是亲人的,也就只有太

“太殿下。云贵那地方穷乡僻壤的,路途遥远,您这一路上一定要小心啊。”

刚一门,天上又下起了细雪,邓吉撑起一把玉骨伞,将一大氅披在谢琞上,一边走一边细心地叮咛嘱咐,“对了,多带些防蚊虫叮咬的药吧,咱家最近刚好得了一批从印度的新药,据说用来防蚊虫,治疗跌打损伤什么的特别灵,太殿下你走的时候记得带上,还有,西南地区那边气重……”

谢琞的这一番话听得庆帝连连,笑逐颜开:“好,很好!你这一席话真是说到朕心坎里去了。既如此,朕便派你前往乌蒙平息叛。你可愿意?”

“唉,本来还说过几天到东府上一起过节呢。突然闹这么个事,现在想去也去不成了。一年到就盼着这一天,结果连个节都不好好让人过,这群民可真该死。”

“知了知了。这些事情尹追都会替我办好的,到时候我也会让他陪着我一起去,所以小凳你就别心了。”谢琞抿嘴一笑,将茸茸的领拢了拢,哈白气,望着天空,“还有几天就是正月了呢。”

庆帝不置可否地沉默片刻,睛望向谢琞:“太,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呢?”

庆帝转向谢喆,“晋王,方才这番话你都听到了吗?当初带兵滇的可是你,结果呢,却留下了这么一个烂摊,拍拍就回来了。你啊,只会上打仗,不懂治国。以后还得多跟你皇兄学习学习,知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