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36(2/2)

大夫的理想嘛,自然就是和皇帝“共治天下”,再教化万民。可惜这里的教化万民,王雁的理解一定和王微不一样。他估计就没想过要全国扫盲让大家都读书。说来可笑,王微曾经和王雁谈及过这个话题,他的观……怎么说呢,居然有印度姓制度那味儿。反正就是人生来分三六九等,农民的后代就继续当农民,士兵的后代继续当士兵,只有世家的后代才有资格读书,然后担负起领导愚民治理天下的责任。

一路疾行,除了艰苦些,倒是没有遇到什么突发状况。草原太大了,这个时

而且即便是不走那些航线,仅仅靠着目前的船队下南洋,也可以行诸多贸易,换中原没有的资,倾销昂贵的消费品,赚取大差价。但是现在朝廷自风雨飘摇哪里还有心思这些事情。一边哀叹着国库空虚一边却放任船队在港里发霉腐朽,真是叫人郁闷。

农民还好,起码在主思想里算是清白人家,像商人工匠手艺人之类的“下九”,若是想要读书,想要改变自己的份谋求更上一层阶级,那就是僭越,不知好歹,痴心妄想。

其实走海路是更安全的选择,但现在的航线基本都被波斯的阿拉菲德王朝以及大霸占,想要行从他们嘴里抢,估计得提前来一场海上争霸战。王微现在既没有船只也没有船员海军,只能看着了。想到这个就很气,当初还在大明的时候她在崇文馆看过那些造船的图纸,这个年代造船的技术已经完全超越了她的想象,那些大威武的大船只多么的威武霸气,完全有实力和其他国家行海上战争,提前占据海洋,开启大航海时代。

在现代普遍的法,在这个时代堪称凤麟角,很多人都觉得王微简直发了疯,居然不惜血本的对这些底层士兵这么好。

所以王微觉得,在这方面她大概和王雁没法达成共识了。就像是王雁无法说服她一样,她当然无法说服王雁接受自己的观。不过因为现在王微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所以她可以完全无视王雁的意见,自顾自的持自己的法。

无论如何,第二天一早,一切都收拾准备妥当,俘虏们被分别送上了押送粮草的车,享受了一下优待。但王微不想偏心太过分引起自己人的不满,所以有优待的仅限于老弱病残,其他的人还是只能步行跟随。但王微没有给他们上镣铐绳索,只是叫士兵们在周围监视,看起来他们还是已经满足了。

第130章

为了供应军饷,王微可谓挖空心思的赚钱,自己更是勒腰带。她这么积极的想要打通整个阻隔了东方和西方大陆的草原山地,说白了还是想扩大贸易。这年只要能把丝绸茶叶香料之类的东西运到西方国家,简直一本万利,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因为地势险要路途遥远,而且西方世界也并非什么极乐之地,没有力量护住商队只会血本无归。若不是王微最近已经攻占了一大块地盘,而且从无败绩,自己又是公主的份,还真的压不住地蛇。

起码就目前而言,广大士兵还是很喜的,而且有很积极的影响。王微的军队可以一直保持士气和凝聚力,不能说和平时的思想教育毫无关系。当然也不乏因为王微给的军饷多福利好,从不拖欠,还禁止将领军官任意鞭打喝骂下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