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编辑,在收到洛叶这封邮件后,负责的编辑不由哀嚎一声,“又来了……”
随后打开论文开始看,看完了第一分,他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三位审稿人都没有修改意见,实在是太严谨了……
在看过了对方的意见后,洛叶也是如此认为的,她和对方明明是两个思维,这两个思维不一定说非要有一个错的,可是对方否定了她的,这就是说,对方觉得她的思维和逻辑是错的。
既然这样,那就看看,谁能说服谁吧。
这篇论文耗费的力比还要多,几乎被审稿人推翻,这对洛叶来说简直不能忍,这岂不是说明她前段时间的努力都成了一片空?
……
理论上来讲,只要双方没有一人休战,就可以对战到地老天荒,而据他们所知,他们编辑
最长的一个对战时间是半年,负责的编辑看到那篇论文都要
吐白沫了,双方还没有鸣金休兵的意思,最后还是他们汇报了主编,让他老人家终止了那一次的世界大战。
这篇论文虽然在编辑的邮箱底
待了许多时间,可是总
来说,还是十分顺利的,没有遇到最让作者
痛的大修事件。
一步步的朝下推导,环环相扣,最后得结论,不给审稿人留下一丝找茬的机会。
而这一次负责这篇论文的编辑似乎又嗅到了世界大战的觉,论文修改意见长的让人
大修简直是每个作者心里的痛。
洛叶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整个人都陷了一
沉默当中。
这几乎相当于推翻重写了,要费几乎和写作时相同的
力,而更可怕的是
了这么多长时间,最后还可能通不过……
于是她据审稿人的意见,找到了对方的逻辑——既然对方想用自己的逻辑来击溃她,那她也可以。
读下来真的让人不由的就心生愉悦,他犹豫了下,把这篇论文放到了“待定”的位置,“如果接下来再没有比这篇质量的论文,就这篇吧……”
而洛叶的论文,险之又险的遭到了这个“大修”,之所以是说是险些,是因为这篇论文被要求修改的分非常多,几乎就要到了“大修”定义的最低标准,还有一个原因,审稿人大概是个话痨,他不但把要修改的地方给洛叶标注了过来,还非常
心的写了修改方法。
来平不错。
等看完后,审稿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居然能写来这么一篇毫无漏
的论文,这篇论文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属于数学的味
——严谨。
——她不承认自己的逻辑了这么大的纰漏!
只要照这个修改方法来,这篇论文就能得到予以通过。
审稿人和作者隔空过招,而他们这群人要负责当传声筒,并且要一直看到结尾,等着这一次数学大战的结果。
大修就相当于吊在你前的胡萝卜,能不能吃的下去,还要看自己的本事。
大概是帮忙转发修改意见的编辑也很无语,在发给洛叶的邮件时,小心翼翼的加了句,“是否采用,或者是有其余意见,请再发邮件通知我们。”
在认真看完了修改意见,又拿了草稿纸开始演算,再然后,又啪啪啪的写了一封邮件,连同收到的论文一同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