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魏监祸国的事。如今且表一人,姓李名世年,表字华,乃江南苏州人氏,行年五十一岁,自幼好学,二十五岁中举,连捷殿试十五名
士。分发广东朝
县知县,任满后迁贵州贵
府知府。为官两袖清风,守正不阿,因此累次升迁,直到官拜监察御史,在京供职。元
张氏,早已亡故,继
沈氏,乃湖州府生员沈谦之女,年三十八岁,幼禀闺训,德容兼备。
这李公虽然为官清正,却有个中不足。就是自家已五十开外,尚无
嗣,只有一女,乃沈氏所生,芳龄一十六岁,小字闺贞。这小
真个是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
之貌。江南地方灵秀所钟,小
更
落得如
葱儿一般,又兼聪明乖巧,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诗词歌赋,件件皆晓。赋
幽娴贞静,把这李公夫妇二人
的如掌上珠,天上月。恨不得手里捧着,
里噙着的一般
怜,因此也舍不得老早的许给人家。所以小
长成了一十六岁,还没有许亲,随着父母在京度日。另有丫环红玉,随
伺候。这红玉比小
长两岁。虽比不上小
的
貌,也生得相貌清丽,一般的伶俐乖巧,伏侍得小
称心如意。
这时正是九月天气,已凉未寒,窗方才用纸糊了,却不料风势劲猛,将窗
一直的
开,把书案上的纸
书斋。李公不觉一怔,连忙追
,只见明月在天,
影浮动,那纸平放在阶前,哪里像有狂风的样
。李公觉得这事有
蹊跷,方才明明是阵狂风扑
屋内,将纸卷了去,如何又平平静静的安放在阶前。李公暗暗称奇,一阵灵机
动,遂仰天默祝
:“过往神灵察鉴,下界微臣李世年,只因太监魏忠贤
权祸国,涂炭生灵,敢以斗胆,直谏天颜,尚乞神灵扶助,俾得除去
佞,天下太平。”
李公祝毕,又是忽的一阵狂风,李公定睛看时,那纸不是仍然好好的安在桌上吗?正是:
,只瞒了皇帝一人。
李公长叹一声:“国家大事,妇人如何能了,只因见朝中混
,太监当权,上欺主上,下压群僚,万年不易之江山,行将碎于一旦。
沐皇恩,自应报国,但倘事不成,抛下你们母女俩如何过活?我又居官廉介,无一文之存贮,是以踌躇不决耳。”
要知李公毕竟参倒参不倒魏监,且看下回分解。
夫人启齿:“相公今日下朝回来,因何这等模样,莫非有什么心事?”
一片丹心贯日月,宁惜粉首碎金阶。
且说这一日李公下朝回来,夫人连忙迎接,换下朝服,李公闷闷不乐,现于形。夫人看见不禁纳闷,只见李公长叹一声,低
不语。
李公:“夫人说的极是。我平日太小看妳了,这却不是寻常女
所能说
来的。”李公一面说着,立刻吩咐预备纸砚,修书湖州府,请他舅爷沈善廉从速来京,迎接闺贞。须臾写讫,派一个心腹家丁李忠,带了银两盘川,连夜兼程奔向湖州府送信去了。
夫人:“相公此言差矣。自古忠臣以
许国,哪顾得家。相公若要为圣朝去
佞,自
放心去作,纵有不测,相公既能尽忠,妾亦能尽节。至于闺贞这孩
,我想托付给湖州府她外祖
,将来替她说一门亲事,也算了这一桩心事。”
李公餐罢晚饭,夫人小俱去安歇,李公心里有事,踱到书斋坐下,铺好纸砚,预备写一奏摺,参劾魏监。正在握笔凝思的当儿,忽然平地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好不狂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