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40(2/2)

对此,程雁翎直接给了清晰完整,且又匪夷所思的答案——正是她的亡夫,祁烽。

这并不是因着郴州的变故,而如何影响推动了后来的夺嫡争权之事,而是以程雁翎亲自肃清郴州军中通敌细作开始,从本上挑战了,或者说变革了大盛的军制之中有关将官的世袭、女将和女兵的地位,以及有关荆荆林两地的混血兵士等等一系列盘错节的军中弊端。

事实上比俞菱心所说更甚的,是荀澈当晚甚至本没有回复,与其他的内阁辅臣以及中书省重臣一样,乾熙殿里的所谓赐宴与商议,是直接行到了夜。

荀二老爷目光闪了闪,又看了看明华月,确实也没敢再说什么。

宣帝丝毫没有任何的犹疑便,辅臣们亦毫无波动,显然君臣之间是默契已成。

程雁翎当年成婚之后确实没有太过和睦,只不过那不和睦的原

而到得转日清晨,正月十六开廷议,宗亲与群臣上朝之时,见到宣帝面上带着少有的漠然,底竟然还有微微的乌青,再看一看同样难掩疲惫与凝重之的内阁辅臣们,心里便各自有了或浮或沉的一动,有关郴州之事,不内情如何,宣帝的圣心应该是已经确定了。

当然,对于那些推展到后世的影响,此刻的京中群臣,甚至英国公并荀澈等人也尚且不曾完全想见,众人更关注的当然还是通敌之人,到底是谁。

然而就在不少臣心中暗暗推算,宣帝昨日忽然宣召辅臣商议,大约是要将此番程家之事大事化小,和稀泥一样压下去,从而糊地维持一个稳定局面之时,外奏报,再次让群臣都提了神——端仪县主要上殿面奏。

而整座华彩辉煌的大盛禁,也与往年的上元不同,昭殿与长所有满面笑的年节祝语都被骤然增加的防务意味早早堵了回去,四位皇也各自得到明旨,今日不必向宣帝请安,各自与生母或后宅女眷饮宴团聚即可。

其实从某个层面上来说,祁夫人到京中宣扬的那些什么程雁翎与祁烽婚后不和睦,反而与荆荆林两地所挑选的兵士更加亲近等等言语,并不是完全的空来风。

外松内的皇城与诸王府,便这样在各样的思虑与惴惴之中度过了天旭十五年的元宵佳节。

于是在百官心思各异的回首注视之下,此刻其实也不过只有双十年华的端仪县主程雁翎,戎装上殿。

直到很多年,甚至数朝之后,天旭朝间的这一场廷议,都还被史学家与仕们议论不休,不是程雁翎的奏报,随之引发的争论,还是首辅英国公,以及中书长史荀澈随后的奏对,都给大盛的后世留下了刻的烙印,同时也让盛宣帝这位以忠厚仁见长,亦因弱无为、尤其后不宁、辖制无力的君王,在大盛史书中留下了唯一华彩众的一笔。

荀家的家宴上,荀二老爷和荀泽也都问了几句,但俞菱心看了看因着荀老太太仍旧不适而空置的座位,只是笑了笑:“慎之已经,这个时间还没回来,大约就是更晚,二叔还是不必挂怀了。”

让群臣百官,宗亲公卿皆是挂心不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