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知粮
经营许可证这
东西,还是后世
安乐又追问了粮收购许可证的问题,父母也没有多想,就告诉她当时,曹贵说这个证件他忘了带,回
再补,大家反正是卖粮
,给钱就行,这个证件有没有,村民并不在意。后面也就不了了之。
听到这里,安乐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曹贵因为没有粮收购许可证,所以签合同的时候,并不敢把条款写死。所以采用了没有法律效益的“订”字,而不是可以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还对合同起到担保作用的“定”字。为了减轻损失,控制成本,后面的订金
本就没有给,以防
现意外的时候,损失过大。
后来一直就没补上,大家寻思着,反正先给了到时候也是要把钱扣除的,最后一起给也是一样的,最后也没有要求曹贵付订金,当然也没有附件,这个事当时是当着,村支书的面写了字据的,也不怕他抵赖。
理清了这些绪,安乐心中大定,便把她的推测讲给父母听。安父安母听姑娘在那里“订金”和“定金”,倒过来倒过去的讲,只听得
都大了。两个人对望了半天,最后还是安母
声打破了沉默。
这就是最淳朴的农民,他们不会有那么多的弯弯绕,只知是自己的错就要想办法弥补。讲不
大
理,却以
作则给儿女
示范。安乐觉得自家父母这
傻气,可
极了。
晚上回家,安乐迫不及待的跟父母求证了订金附件的事。起初,父母还不想跟安乐讲,最后还是安乐磨了好久才松了。原来,当初曹贵
本就没有给预付款。当时,村
里面很多人都跟他签了预售协议。前面的那些,当时就给了订金,后面的因为钱不够了,就商量回
再给。
“乐乐啊,你说的这个防止意外是什么意思啊,我们粮,他们
钱,这不就齐了嘛。至于你说的那个什么证,这么多年卖粮,我们也没见谁有过这个证啊,不是也都好好的。”安母拉了拉安乐的手“好孩
,这些事有爸妈呢,你可不许瞎折腾这些,不能看别人
了篓
,你就在后面跟着捡好
。
人要有良心。”安母一副怕安乐走上歪路的表情。
每次陷这
煎熬之中,安乐就抑制不住,想去掀开父母隐藏起的真相。为了替四叔遮掩,把一家人拖
无边的煎熬之中,真的值得吗?父母为了兄弟和睦这
假相,究竟要隐忍到什么地步。
何办法,只能寄希望于韬。
翻开字典,里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订”的义是订立、预订之意。一般被视为预付款,即使认定为一
履约保证,这
保证也是单方的,它只对给付方形成约束,即给付方对接受方的保证。所以,就算是违约,安家也不用承担责任。安乐
乎乎的想着。
第二天下午,在安乐的期盼下,韬那里终于有了消息。当
韬肯定的告诉安乐,曹贵手里没有许可证的时候,安乐才放下心中的大石
。有了这个把柄,就不怕对方为难了。心中轻松,就连枯燥的词义对比,安乐都觉得变得有意思起来。老师在前面正在讲“权利”和“权力”的区别,顺带又举了一些例
。安乐脑中灵光闪过,忽然想起了“订金”和“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