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二章 北洋阅兵(2/2)

清政府在派海陆军赴朝的同时,电告清朝驻日公使汪凤藻令其据1885年(光绪十一年)的中日,知会日本外务省。汪凤藻据李鸿章的电令,于6月6日照会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说明清政府“保护属旧例……派直隶提督叶(志超),选带劲旅,星驰往朝鲜全罗忠清一带,相机堵剿,……一俟事竣,仍即撤回,不再留防。”日本政府见中国兵朝鲜已,认为时机到来,决定乘机寻衅,与中国一战,以便实现其梦寐以求的侵略朝鲜和中国的野心。

我国应朝鲜之请,派援兵戡定内,乃从来保护属之旧例。内平定之后,即行撤兵。目下仁川、釜山各港情形,虽属平静,然该两地为通商岸,故暂留军舰,以资保护。若贵国派兵,系专为保护使馆领事馆及商民,自无派多数军队之必要。贵国派兵,即非于朝鲜请求,望勿朝鲜内地,以免惹起惊疑。又倘与我国兵士相遇,以言语不通之故,或竟发生事故,不无可虑。”

...

日本政府在派兵赴朝的同时,积极行外讹诈活动。6月7日,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复照清政府说,日本政府从不“承认朝鲜为中国之属”。同时,急电驻中国代理公使小村寿太郎照会清朝总理衙门:“朝鲜现有重大变事件,我国认为有派兵之必要,帝国政府拟派兵若,前往朝鲜”。日本政府的两个照会,一个目的,无非为其侵略朝鲜制造借。清政府接到小村寿太郎照会之次日,复照日本,对日本的所谓理由行有理、有据地驳斥。复照指

第六十二章北洋阅兵在线.

村再次自会见袁世凯,敦促清政府兵。3日,袁世凯又致电李鸿章说:“杉与凯旧好,察其语意,重在商民,似无他意。”李鸿章听信袁世凯对日本“必无他意”的谎言信以为真,即令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派济远、扬威二舰赴仁川、汉城保护侨商。并令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二千余人东渡。6月6日,东渡清军乘坐招商局船前往朝鲜。东学起义军在清军到达前,方面由于受了朝鲜统治阶级“媾和”的欺骗,同时,慑于清军的压力,向朝鲜政府提十二条要求后,于6月12日撒全州。

对于清政府的复照,日本政府不但置若罔闻,反而提更加蛮横无理的要求。6月12日,小村寿太郎转达日本政府照会说:“此次我国派兵朝鲜,系据日韩济浦条约之权利;而兵手续系据天津条约,帝国派遣军队多寡,由帝国政府自行裁决,其退行止,毫无受他人掣肘之理。”

早在清政府决定派兵赴朝前,日本就于6月1日,以所谓“陆军大演习”为名,将邮船公司的急集合起来,准备运兵赴朝。6月2日,日本内阁正式通过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兵朝鲜的决定。并得到明治天皇的裁可。参谋总长提议先派约七千人的一个混战旅团迅速赴朝。6月5日,正式成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长等参加的战时最指挥大本营。当天,以保护驻日公使大鸟圭介回任为名,派先遣队赴朝。在清军抵达牙山的同一天,于仁川登陆。接着,将七千人的混成旅团派赴朝鲜。至16日全都在朝鲜登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