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二章 北洋阅兵(2/2)

对于清政府的复照,日本政府不但置若罔闻,反而提更加蛮横无理的要求。6月12日,小村寿太郎转达日本政府照会说:“此次我国派兵朝鲜,系据日韩济浦条约之权利;而兵手续系据天津条约,帝国派遣军队多寡,由帝国政府自行裁决,其退行止,毫无受他人掣肘之理。”

村再次自会见袁世凯,敦促清政府兵。3日,袁世凯又致电李鸿章说:“杉与凯旧好,察其语意,重在商民,似无他意。”李鸿章听信袁世凯对日本“必无他意”的谎言信以为真,即令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派济远、扬威二舰赴仁川、汉城保护侨商。并令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二千余人东渡。6月6日,东渡清军乘坐招商局船前往朝鲜。东学起义军在清军到达前,方面由于受了朝鲜统治阶级“媾和”的欺骗,同时,慑于清军的压力,向朝鲜政府提十二条要求后,于6月12日撒全州。

我国应朝鲜之请,派援兵戡定内,乃从来保护属之旧例。内平定之后,即行撤兵。目下仁川、釜山各港情形,虽属平静,然该两地为通商岸,故暂留军舰,以资保护。若贵国派兵,系专为保护使馆领事馆及商民,自无派多数军队之必要。贵国派兵,即非于朝鲜请求,望勿朝鲜内地,以免惹起惊疑。又倘与我国兵士相遇,以言语不通之故,或竟发生事故,不无可虑。”

日本政府在派兵赴朝的同时,积极行外讹诈活动。6月7日,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复照清政府说,日本政府从不“承认朝鲜为中国之属”。同时,急电驻中国代理公使小村寿太郎照会清朝总理衙门:“朝鲜现有重大变事件,我国认为有派兵之必要,帝国政府拟派兵若,前往朝鲜”。日本政府的两个照会,一个目的,无非为其侵略朝鲜制造借。清政府接到小村寿太郎照会之次日,复照日本,对日本的所谓理由行有理、有据地驳斥。复照指

第六十二章北洋阅兵在线.

这时,朝鲜政府也致函日本,要求停止犯朝鲜,日本依然置之不理。随之请求各国驻朝公使支持,也毫无效果。当朝鲜外署诘问日本派遣大兵赴朝原因时,大鸟圭介公使蛮横无理地答复说:“韩匪不能自除,请华代戡”,自无力保护日人,“故率兵自卫”。当时东学起义军已遭到镇压而失败,汉城、仁川等地已经平稳无事,日本所谓护侨自卫,完全是词夺理。当时,叶志超所中国驻朝队已准备从牙山定期内渡。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时撤兵,各国舆论也纷纷责难日本无端兵。但是,野心的日本政府决心在挑衅路上走下去,继续向朝鲜增兵。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特地下令大鸟圭介,“即使外上有多少纷议,亦必使大岛少将所率之本队悉列阵汉城。”同时,日本内阁在临时会议上还通过一项“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日军也不能撤退”的决议。这表明日本政府已决心不顾中朝两国的烈抗议和外舆论的压力,一意孤行,挑起战争。但为了摆脱外上的困境和舆论的谴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据陆奥宗光的建议,在内阁会议上抛了一个所谓中日两国派常设委员会共同监督朝鲜政府行内政改革的提案。16日晚,陆奥宗光召中国驻日公使汪风藻到外务省,提日本与中国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要求。17日又向清政府提由中日两国派常设委员若名,调查朝鲜财政,淘汰中央及地方官吏,设置必要之警备兵,保持国内安宁等项为内容的照会。清政府经过磋商,于21日复照日本政府,指朝鲜之改革“止可由朝鲜自行厘革,中国尚不预其内政,日本素认朝鲜自主,尤无预其内政之权”。尽中国的照会合情合理,义正辞严,然而,一纸公文并不能阻止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野心。陆奥宗光接到照会,气急败坏,于22日,十分地再次照会汪凤藻,行诡辩。并威胁说:“假如贵国政府所见相违,帝国政府亦断不能命令撤去现驻朝鲜之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