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0(2/2)

天是周六,只有上午有班。午饭后他又歇了个中觉,把气神都补了回来。

两边的铺大半关张,昔日被各家掌柜护保养的匾额早就一块不剩。当年的书坊成了现在的某某饭店对外堂,古玩店变成了酱油铺……甚至连因金人囚禁宋徽宗而名的延寿寺也变成了笔厂。从大门看去,寺庙原本的建筑要么被拆除,要么改建得不不类,完全不复当年清幽模样。

这时,他忽然听旁边有人压低声音说:“想淘儿老件么?您跟我来。”

在东门和西门之间走了一遭,雁游心中一片酸涩,有故园不复的凄凉

古玩贩还以为是官差上门,话还没说完就吓跑了,一溜烟钻,转不见踪影。

但从轿车上下来的人却没有穿着公门制服,而是一整齐的衬衫西,

他有心要问一问那老者,不想这时,沿着西门驶过一辆轿车,吱呀一声刹在老者面前。

那古玩贩正自自擂间,不远的雁游却因为听到某个词而前一亮:潘家园?难那里已取代琉璃厂,成了古玩聚集地?

但,半个小时之后,他终于找到琉璃厂时,前所见的一幕幕却教他黯然失神。

回忆起那一熟悉的街景、各家百年老店上王公名士们亲题的匾额,雁游心中渐渐生归乡的急切,脚步不自觉地又加快了几分。

不死心地陪笑:“老爷,您若不买古玩,又怎会到店里去看?您尽放心,这一带的人都知我从不卖赝品,要是您找半件不地的东西,我就把这百多斤待给您。”

惊讶地转过去,他才发现对方并不是在和自己说话。只见一名帽檐压得极低的中年男,正拦在一名双手背负后、白的老者面前。刚才那话,显然是对老者说的。

琉璃厂源自元代于海王村所建的琉璃窑,原本居民稀少,明代人气渐旺。原属外城,后被并内城。打从清顺朝开始,此地汇集了书行、古玩店、笔墨铺等雅店,引得许多王室宗亲、朝中重臣趋之若鹜,渐渐地还形成了大臣退朝后逛琉璃厂的风气。从此以后,琉璃厂便成了四九城里风雅的一个去,想要找古书古玩,来琉璃厂准没错儿。

被拦住的老者摇了摇:“要买古玩,我会去潘家园,今天只是来这儿转转。”

一边拉客,一边观六路。瞥注意到雁游正往这边看,神情愈发警惕,打量雁游年少,穿着打扮不像官家人,这才转回去。

对于琉璃厂,雁游可谓是了若指掌。哪家店开了几年、是否传承数代的古店、什么营生、货源何、老板籍贯情……统统门儿清。他刚古玩行的几年,一天之中除了睡觉活儿,其他时间都是在这儿泡着。之后名声渐响,事务渐忙,但得了空还是往这里钻。一则找熟识的掌柜们说说话儿,二来看看众人最近又得了什么好

醒后见才三多,雁游便带上新挣的五十块,往琉璃厂走去。

不过,古玩店倒也并未彻底绝迹,尚且零星分布着三家。只是他们卖的货品却有货不对板之嫌:店里摆的全是笔墨、刚厂的瓶之类的新品。某家有个清顺末期的荷叶形瓷盘,已经是年代最古老的件,被珍而重之地锁在最里面的玻璃柜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