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经过军旅历练,加上年纪渐长,也越发沉得住气,见状只是暗自冷笑,乐得看戏,并不吭声。
“哦?”康熙的声音不疾不徐,显得有漫不经心。“可有证据?”
三阿哥垂首:“儿臣十日前已将此折呈上,但太
一直没有批复,儿臣只好直接呈给皇阿玛,
看要是
了七八月,雨
渐多,治河一事又上了日程,儿臣想,总是早些定下方案的好,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三阿哥胤祉受命署理工事,倒也下了些功夫去研究的。
大阿哥此番随扈,就算寸步不离康熙,也算是攒下军功,底气自然又足了不少,见康熙如此发作太
,心中窃喜,只觉得自己离那个位置,仿佛又更近了一步。
一众阿哥的目光,全都落在他上。
康熙盯着他看了半晌,没有说话。
“回皇阿玛,据报近日京城有前明反贼潜,事关重大,儿臣为了谨慎起见,故下令九门提督戒严。”
他站前一步,从袖中一封奏折。
“皇阿玛明鉴,儿臣从未在案上见过三弟说的折
,必是下人
才整理时疏漏了!”
这话没有指名,但能够下手令的也只有太而已,太
连忙跪下。
“既然没有证据,怎可如此儿戏?天脚下,首善之都,小事也能化大,
看秋闱将近,顺天府一带举
汇聚,一个不好就要闹
事来,你来担这个责任?”
这是康熙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落他的面,以往不
什么事,康熙至多也就是留下太
单独与其谆谆善诱。
西阁内只余一片细微的呼
之声。
其他人不敢打扰。
“胤禛。”冷不防,康熙了名。
康熙看了他一,没有说话,扯了扯缰绳,往前驰行。
康熙却不命人接,只先问:“朕不在,太
监国,何不直接呈给太
?”
在康熙看不见的角度,其他人若有似无地打量着太,心中各有思量。
太愣了一下,也领着百官往城内走去。
“启禀皇阿玛,儿臣有份折,是儿臣这些时日琢磨的治河心得,请皇阿玛御览。”
康熙并不急着拿起来看,只以指节叩着桌面,似在思忖。
康熙不语,目光沉沉扫过太,太
连忙跪倒。
他这一走,后面大军自然跟上。
“京城戒严,是怎么回事?”
这会还未到三伏天,但太额
上,已经隐隐见汗。
一路上百姓携妻带跪拜路旁,
呼雀跃瞻仰天颜,自然令康熙极为
兴的,可这份笑容却在回
安顿好,召来众儿
之后敛了回去。
“儿臣在。”
胤禩心一
,望向那人,却见他面沉如
,仿佛早就料到自己会被诘问。
“梁九功。”
“这……只是风闻言事,并无证据。”
帝王声,梁九功立时会意,上前接过折
,轻轻放在康熙手边的矮桌上。
“儿臣与十四弟嬉戏,失手将他推落下,请皇阿玛降罪。”
“小十四落的事,是怎么回事?”
大阿哥能忍,三阿哥却不能忍,这情况,自然要添把柴加把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