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4(2/2)

崔氏一听,圈儿就红了,因贾的好日在即,崔氏忍了:“如今妹妹的好事将近,侄媳妇原不该来打扰叔父,只是前儿侄媳妇接到这个,侄媳妇担心我们老爷安危,又没别的人商议,只能求叔父了。”说着,递上一封信。

贾代善这个人有些偏心,作为一个优秀的人,他对优秀的儿孙更好一些。比如孙辈的贾琏,儿女辈的就是贾。贾作为贾代善二儿四女中最聪慧的一个,贾代善自然不愿意亏待她,大手一挥,吩咐窦氏十里红妆准备。

贾母被贾代善一句话噎了回去,一团气堵在不上不下的让人发闷,面上却只能笑着应是。因而,贾婚事的嫁妆品一律是窦氏负责办,当然,该当贾母面儿的礼节一不少她的,国公夫人该有的面气派也都有。

因而这些时日,窦氏虽然繁忙,一应嫁妆该有的都有,也都准备得四角俱全。就是偶有拿不准的,窦氏除了请教贾母之外,也向其他经过事的夫人、太太们请教,务必保证贾的婚事风风光光让人挑不错。

贾代善的小书房时常是议事所用,向来不留端茶递、研墨裁纸的丫鬟,见崔氏来了,贾代善略使一个神,两个长随就去了,远远的守在小书房两,不让人靠近。

崔氏乃是前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之女,书香门第,最是守礼,若非迫在眉睫,断不会直接拜访叔父,而是先去拜访贾母。

贾代善自然能听贾母的言下之意,国公府可是嫁过三个庶女的,这三个庶女的婚事都是贾母经手,贾母也确实有经验。不过这几年下来,窦氏掌家也是个稳妥人,开源节,连家中产业的项都比之以前长了不少。因而贾代善:“依旧是老大家理事,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你,你指她一二。儿女大了,便到了孝顺的时候,没理什么都还让老太太心,你也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了,有人事何必亲自劳心劳力。”

这边窦氏在如火如荼的筹备贾的婚事,那边宁国府的贾珍却来拜访贾代善了,据来回话的事婆说:珍大爷看着颇为焦急。

贾代善

窦氏是个识时务的人,知如今长房在府里的地位是谁给的,也知贾代善重视贾,就是为了这层关系,窦氏也会在贾的婚事上尽力。何况贾和窦氏一起理事数年,本来就好,窦氏也是真心盼着妹好的;自己为着妹好,妹那么通透的人能不知吗?将来妹夫也可以帮衬自己的两个儿,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崔氏是侄儿媳妇,虽然侄孙贾珍也来了,贾琏也在小书房,贾代善也没关书房门。而是问:“侄儿媳妇此来,是否为了敬儿?”

世上无难事,窦氏本就有些才,如今又下了狠心,自己在房里理了章程,计划,删改数次,再照章办事,倒是事半功倍,比之多少老手办得还圆

贾代善听了,立刻就知什么事。忙让人将贾珍请来,不成想贾敬夫人崔氏也来了。

窦氏没有打理过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但是她未阁前,也是主母宗妇培养的,贾代善推她立起来,也已经四年有余,该历练的都历练来了。

爷,儿婚事在即,要准备的嫁妆也要预备起来,老大家的没经过这样的事,这儿的婚事该怎么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