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旧时王谢 第37节(2/3)

晋人拜舅姑可以不穿吉服,展示新妇的家法与品味,如王羲之去谢家观新妇,对着诸葛恢小女诸葛文熊一共就慨了两——“威仪端详,容服光整”。威者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连在一起就是说她举止端庄有法度,风貌服饰光洁整丽——风貌服饰占了二分之一,可见其重要

王琅的脸噌的红了。

谢安垂首避开她的视线,用银勺在碗里搅了搅,着情意的声音放低放缓:“夫人不再与我生分,自然无不香甜。”

王琅一边心想这人的反弧未免太长,一边有些奇怪:“我还担心你嫌甜,怎会泛苦?”

晋代各地习俗差异很大,但士族家法大抵在周礼基础上更改,万变不离其宗。新妇过门三日,每日都有讲究,以至于时人将新妇三日视为俗语,喻指行动举止不得自专。

此时天未亮,她拨了一下悬线的细铃,早准备好的婢女们端着盆手巾等门,服侍两人盥洗漱

王琅想了想,问:“安石漱用茶还是用盐,莫非味……”

她不肯这时候显自己的心思,恼怒地横他一:“一会儿拜谒舅姑,你就不能说有用的?”

王琅也放下自己的空碗,接过婢女递来的杯漱,又用温周,这才终于开:“都听见了?以后给郎君的饮不必调味,横竖他甘之如饴呢。”

王琅微微眯起睛:“安石还没试第二,怎知现在不苦?”

言毕,十分乖觉地将整碗莲羹饮尽,没有任何拖沓。

承南北朝的隋唐皇后礼服——袆衣、鞠衣、

谢安沉默一瞬,随即不以为意地扬脸笑:“夫人这是约我同甘共苦?嗯,夫妻本该如此。”

一半是羞恼,一半是心虚。

视线相的瞬间,不需要更多言语,王琅从他黑眸里熠熠的神采明白了真实原因——本不是莲羹泛苦,是这小一天不戏她就不肯安分。

谢安在她对面坐下,直到她饮用了小半碗,方才慢吞吞端起碗浅浅尝了一,又隔了半拍,他秀丽的眉微微蹙起,给两字评价:“苦甚。”

王琅拿起自己那碗舀了一勺,温度适宜,倍觉香甜。她很自然地幸福笑容,看向谢安:“莲心清火但苦,所以我让司北加了槐,安石尝尝可还合?”

王琅选用的礼服与昨日形制相同,但换用没有纹图案的纯,各饰也削减一半,如古制所无的明月珰、奢华繁复的金底冠一律不用,使浑上下整风格保持一致,是符合礼仪的降等方式。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王琅懒得回他,自己顺手把临时披着御寒的外衣脱了,一边整理中衣衣领,一边迈步向妆台行去。越过谢安时,她脚步微顿,其不意地回,伸手在他腮上轻轻拧了一下。

要留到拜谒舅姑之后阖家共用,但完全空腹也很难以完的形象撑下漫长的婚礼程,因此王琅事先让婢女煮了一盅莲羹。两人起床之前,司北已计算时间将莲羹已经用小火炉煨,等两人漱毕,便盛到陪嫁来的莲华纹银碗里,分别奉给两人。

世界安静了。

王琅这门婚事结的与寻常婚事不同,礼仪也经过王家主导重订,但品官婚俗中最重要的仪式环节没有缺失改易——第一日新婿亲迎,夫妻成礼,第二日拜谒舅姑与神位,见夫家人,第三日羹汤奉舅姑,携新婿回门,三日皆允许亲朋好友上门观礼。

饮完莲羹,洗漱用一并从房内撤走,穿梳妆环节。

王琅自己手脚快,她的婢女便也个个事麻利,穿衣、梳、上妆由两人分别理,替之间几无耽搁。

赶在她脸上的笑容变得灿烂到危险之前,谢安面一改,快速开:“夫人明察秋毫,料事如神,现已无苦味了。”

谢安舀一勺递往她的方向,王琅不疑有他,倾过去就着他的勺尝了尝,味与她碗里的并无不同——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同一釜里倒来的莲羹,蜂早已搅拌均匀,没理由会有差异。如果真觉得泛苦,只能是来源于其他地方的苦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