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95(2/2)

颜青竹,“铜匠铁匠每天都敲敲打打几百数千次,那重音并不是人人能忍受的,大概到四五十岁,就算不失聪,耳朵终究是不好使了。”

回到家里,阿媛晚饭,颜青竹将招牌和铜铃挂了起来。

阿媛噘嘴,知颜青竹是捡了好的说。

颜青竹握着她自己的那只手,笑:“是啊,那个铜匠年轻时捶捶打打惯了,如今有一只耳朵失聪,他屋里挂的铃铛是一串不是一个呢。不过我娘耳聪目明,一个便够了。”

阿媛朝颜青竹下颌去,笑容明媚,“懂得借助他人长,相公可真是聪明!人家见了这么好看的字,觉得我的糕也绝不会难吃了。这位刘秀才,大抵前途无量,而且心思通透,为人活络,不似一般读书人,我们能与农人,匠人,商人之外的人结识,不定是有难得缘分的。”

颜青竹与阿媛在山上空房住惯了,看到镇上的普通居民是如此生活,不由慨。由柳巧娘的财富带给他们的舒适生活,他们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

阿媛脸上一红,羞恼地,作势朝颜青竹锤去。颜青竹嬉笑着闪开,又跑了门,阿媛愤然追,两人围着天井一番打闹。

约莫都是住着一家三代人,对面一也是四围的房,竟住了老老小小十多人。看着是闹,可似乎也拥挤了些。

邻居见了他们都是和蔼可亲的模样,接了东西过来也甚是不好意思。这些居民,工为商者居多,在镇其他三面有雇主或铺面,也有少分是农人,在附近有耕地。

颜青竹未见她有悦,凑到她耳边低声:“难嫌弃我手糙了……摸得你不舒服?”说罢,一脸狡黠地看着她。

事开始,似乎有些不同了。

☆、第54章

周围的房都是差不多大小的,可像阿媛与颜青竹这般只住两个人的,实在是寻不见。

“但凡匠人,使细作,难免损伤,以后给你双手带着吧。”

这日下午,颜青竹帮着阿媛和面,蒸了一大锅香甜的糯米糕。待放置得不手了,二人将米糕分装几个油纸包,然后提着油纸包去拜访了周围的邻居。这是他们来到新家的第二天了,理应对周围情况多些了解。

阿媛微滞,“他一耳失聪了?”

颜青竹知她心思,忙:“不用担心,伞匠比起那些力气活儿可是轻松多了,用的是巧思巧劲。我的手除了难看,以后也不会有大损伤的,我爹活儿到那把年纪,也还屈伸自如呢。涂伞面的桐油,祛通络,我们常年沾染着,虽是不好闻,但老来骨不会有痹之患。”

阿媛忙碌一阵,已将两荤一素三个菜端到了厅堂的桌上,又到厨房卧室寻了一阵,却不见了颜青竹的影,明明刚才见到他在厨房忙活的,又是去哪里了?

阿媛叹气,蓦地有些伤,反握住他的手,摸索着掌心纵横错的糙纹路。

想到什么,阿媛又:“那这个铜铃,是受了那位铜匠的启发?”阿媛想起来,他们往铜匠去时,颜青竹就是先在门外拉了拉绳,阿媛以为是无意之举,现在想来,他一拉绳,屋里便传来响声,应该就是向铜匠发了来客的信号。

阿媛坐到厅堂里等了一会儿,还不见颜青竹现。又叫了几声,也无人应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