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2/2)

沈娘见那成海燕状的艾饺颜翠绿如玉,清香扑鼻,又见那金灿灿的撒绾成各形状,仿若金丝盘绕,顿时喜了,忍不住夸赞了几句。

阿媛站在岸边,已透过薄雾依稀看到对岸彩灯悬,人穿梭。纵然是清明寒二节

除了预定,阿媛更多的时候是去叫卖。

查看。”

今日因为预定的多,大篮装不下了,不然她必要多些去叫卖的。

沈娘笑着摆摆手,和气:“数量必然不会少,味更是让人放心。”前这看着十五六岁光景的小丫,沈娘是有几分好的。相貌乖巧,事利落不说,小小年纪来贩卖,很是不易。又瞧着她瘦弱,心下便又生几分疼惜。

此桥名曰双桥,传说乃是百多年前,一位得了双生的当地富翁资修建,因而桥有双

镇南虽只占枕镇四分之一域,大小横竖也有十多条街巷,十多座桥,还有宽的窄的数不清的河

“歪枣巷第三,巷有棵歪枣树,有个瘸坐树下。今日这家王娘第三次生意,要了五个青团,十个艾饺并三个撒。”

当下沈娘便付了青团的钱,又多给了几个钱,说是补贴她坐船的钱。

阿媛见她满意,为人又快,想着将来能多她几次生意,便又:“这次还新了艾饺和各,我包些给娘尝个鲜吧。”说罢从篮中取了几个放到沈娘盒里。

卖了那几预定的人家,篮里还剩了各数十个,是阿媛特意多的。

两岸间驾了一座数层,能容两辆小轿并行而过的石拱廊桥,青瓦红,飞檐斗角,梁上有墨画灯列排悬挂,端的是气势雄壮,古朴典雅。

……

“落日桥下第一家,此有埠,埠下常系着只一人坐的小木船。今日这家严婆婆第五次生意,要了十个青团,十个艾饺。不吃甜腻,要拿专门用黄油纸包了的,少油少糖的给她。”

阿媛了谢,又小心地遮了篮,重新撑了伞往下家去了。

阿媛着记忆又如此走了三四家,虽则都不是第一次去的,但她还是认认真真寻着路线,又尽量多记些没走过的路。

没有此桥前,据说镇南往镇北只能走路,如今过了双桥便是镇北。而此桥自建成起便成了各路行商和当地居民的避雨之,江南多雨,有心的商人便专拣了这雨天来桥上买卖,挑个人旺。久之,无论风雨,这双桥都成了市集一般,便称作桥市。

今次赶上清明寒二节,一来诸家中禁火,只能冷,二来亲友相约,或扫墓或踏,总要备些拜祭用的糕和路上的零嘴,阿媛的生意这才一下翻倍了,往日里那些预定的买十个已算多,三五个的是大多数。都是吃了觉得味好,让她下次来了直接送上门的。

此时,阿媛走到一域,两岸间大概有着十来丈距离,在镇上算是极宽阔的域了。

因为多数是住宅,很多小街巷都没有名字,向人打听起来皆是麻烦。本地人住惯了,说起来哪家哪家在何都是差不离,只是阿媛却必须费了心思去记了,这里可不比她家山上那个南安村。南安村占地虽也大,数却不过七八十,几条村路简简单单,走上两日便熟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