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刘文惠最先完全会意,立刻:“风险是因为价钱难以确定!农
怕的是到了时候价钱太低,粮商怕的是到时候价钱太
。早早约定的好
是,即使可能会少赚一些,但是却不至于血本无归!”
生丝商人的生意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是要下订金。若是在作坊买东西有订
祯娘表情没有一怜悯的意思,
脆利落
:“去岁粮价就要跌了,不然怎会是那样的走势,不过是东南几家有着千顷土地、万顷土地的‘千顷牌’‘万顷牌’
手拉住罢了!今岁说是南洋粮
越发多了,可以拉住一次,哪里能拉住第二次?供应增多,价钱上涨,哪里来的
理!拉住一次要耗费的是天文数字,到了第二回哪里还能承受。只是谷贱伤农,让人唏嘘罢了。”
顾家虽然海贸生意,但是他们三个却都不是这个生意上历练
来的。祯娘则是格外关注海外事情,联系起来自然如同掌上观纹。
因着南洋粮十分便宜,所以每岁朝廷都要从南洋买
大量粮
,投
粮仓,以备荒年使用。不过商贾
这个事情的就没有了,这是由利
决定的,毕竟海外买卖东西,什么不比粮
更有赚
呢!
祯娘回忆着:“最初就是粮
这些,这能少些风险——卖粮的地主和农
。买粮的粮商,都能减少风险。”
这时候苗修远也开了:“谷贱伤农,可怜呢!不过朝廷不会多
,这不是粮价上天了,怕饿死人。农
因此丢了家业只怕因此拍手的人更多,不是早有人说城里工人不够?这些人在朝廷里有人说话。”
祯娘说到这里还摇了摇,她当然信这个,从古至今,如今自然比上古时候日
好过。因此将来人人日
都好过也是自然的,但她定然是见不到的了,这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或者有几代人都要在中间辛苦。
说到这里,纵使祯娘不是个心思格外柔的小姑娘,也觉得心里沉甸甸的。于是便说起其他:“说来这货票的生意倒是很有些意思了,不是咱们大明独有的,人家西夷人那边也早早就有了,我再书上看到的。人家有个专门的名字,译书的翻译作‘期货’,意思是买卖两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时候就
收货
,而是定好在将来的一个日
收货
。”
三人品咂‘期货’这个词儿的义,立刻明白了意思,也觉得是很相像就是了。
祯娘并没有责怪人的意思,转过:“咱们都是读着圣贤书启蒙,哪一个不是见不得这些事情?但是真
其中就无话可说了,总不能舍得自家,反哺万民罢,那样的圣人我如今还没见过。或者好些想,这是刚开始的不好,以后大家日
都会好起来的。”
说到这里他才发现祯娘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一时反应过来,顾家是经商的,他打理的生意也是火柴作坊。所以顾家也是‘这些人’,也是要招工的。他如今天然地应该站在朝廷这边才是,只是民本思想了心里,一时就这样说了。
祯娘很兴有人能跟上自己,难得兴
采烈
:“当初我一下就认准了这一
,只觉得在
大生意上西夷可是比咱们有智慧,甚至上千年前就有靠着
海贸立国的!这个法
听着很寻常,但是细细想起来可有许多大生意可以
。我当时最先想到的就是生丝生意,因着如今生丝商人的手法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