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17(2/2)

同时,也因为孟本在中打理的好,如今竟然没有走漏消息——广州珠市是神不知鬼不觉,刘家那边不得永远没人知这回事。虽说将来摊月铺越大,总要瞒不住的,但是多瞒一年就是多一年独门生意么。

由此可以知珍珠生意确实利丰厚,特别是如今各家采珠越来越少,价格就更不要说了。然而采珠或者养珠也不是容易的事儿,采珠之危险也不要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从古至今不是都有采珠人么。

以一颗重三钱,大如龙果的珠为例,哪怕有豆大黄依旧可以索价万金。若是没有这个不足,只怕两万两也不能得了。

为了珍珠忙碌,这一年从开起顾家几个知情人里最多的就是珍珠两字。也就是第一年了,毕竟是草创,所有新遇到的状况都要本家这边拿主意。以后纯熟了,自然是萧规曹随,没有一意外。

就此,顾家的珍珠生意得了开门红,辛辛苦苦五年,总算见到真金白银——这也是顾家第一回一笔生意就赚这么些钱,就连之前抄家发横财、海贸生意等,都是没有这样的数目的。抛去给盛国公府上的分红,和预留给海中洲那边辛苦这些年的上前,也能留四十来万两。

顾家不同,养珠法在这儿,第一年就有了五十万两的珠手。其中四十万两归了刘家,另外十万两则是悄无声息地混了广州珠市——这儿每岁珍珠易多,十万两银的珍珠混其间,并不打

但是珠越来越少就是没法的事情了,总不能凭空变来罢。因此采珠大辛辛苦苦忙碌一年,投大量人力力,赚的也远远不如以往了。至于养珠,在顾家之前的养珠都是小打小闹,成珠率实在太低,每颗珠是赚的多,但是平摊一番也不见得了。

这样的忙碌里,这一年倒是匆匆而过。直到年下——每年冬日年下时

自古有名珠‘走盘珠’,原是指态浑圆,能在圆盘中不断动的珠。然而到了后来,琵琶珠中最上等的竟成了走盘珠的专称。

然而无论哪一珍珠,大约都只有昂贵的说法——大概某些称不上珍珠的珠是价廉的。譬如太湖珠产自三角,这类蛤在太湖十分之多,轻轻撬开一只蛤,能取一地珠。可是这样的珠绝大多数都是个小,形状古怪,只能磨碎珍珠粉了事。

以广州珠市上的价值为例——相比太湖或者关外,广州因着开海,地面繁华,贸易多,珍珠易不只是和浦珠,而是齐全。

也就最为纯净,几乎能近半透明,并且大都浑圆。

其余的拿念珠串来说——南方信佛虔诚,级富贵人家喜珍珠念珠串。一串念珠是一百八粒,或用碧玺、珊瑚、青金石、迦南香之类,价不过三、四千两银。若是用珍珠,一串念珠所用记念、小垂角、三垂角、大垂角、佛等,若要尽善尽,非得三万多两才能尽善尽

况且这几年越越大,以后人家晚也是比不上自家的,那就是另一生意的法了。说不准不会比如今赚的少呢!

品论这些珠先论形,稍有欹侧及皱纹,就是瑕疵,自然卖不上价格。若是形,而有一、二,这又是不足了。珠而没有一不足的,又必须放□□光,才是上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