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415(2/2)

但是得到天的支持,就算是当今天了名的优容商人,这事情也是极为少见的了。或者说历数大明朱家连续几代优容商的皇帝,这样的事也不多见。而依靠这一件,加上本声势也不俗,基本上已经可以说铁板钉钉了。

不过不两边如何,最终还是在年中得到了两边都认可的结果。中间有许多细节十分复杂,不过最简单的就是兴业钱庄可以以库存的真金白银价值的两倍发钞,而超过价值的发超额则需要向朝廷缴纳一定比例的纸钞税,这就如同之前的银币的铸币税是一样的。

说了,这些日听的最多的事情都是那件事,不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家里。”

所以在大明同德元年,一个新年号的第一年,至少在商界似乎有了改元换代的苗。大约在年中的时候,从去岁开始,已经被讨论了近一年的纸钞终于有了结果。在这个问题上,祯娘一朝得偿所愿,近二十年的想法总算得到了完成的机会。

何况决定可不可之后,还有怎么这件事。甚至可以说后者比前者还重要,一的细节不同,或许带来的东西就完全不同了。朝廷的官员要为了朝廷和自己的利益打算,祯娘这边的人自然也是尽可能争取更好的条件。

不过这样办下来,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如今朝廷的岁收多,同时开销也大。脆的说,其实就是扩张期的王朝,不论是不是昏君当,钱总是不够用的。只是昏君们是把银用在了骄奢逸上,而明君则是为黎民百姓生活地更好钱。

至于说为什么在天都有了倾向的时候,还能拖延半年。问这个话未免太不知国情了,这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朝廷岁收的大事,这是能轻易决定下来的吗?不多拖延个几月,那些科言官怎么的都是有话说的。

这其实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位夏大人一惯是跟皇上的脚步的,若不是当今天是个明君,夏大人只怕就要得一个佞臣的称号了。所以往往夏大人的决定不见得是他自己的决定,但一定是天认可的决定。

在这里,夏首辅也只能叹这位新近崛起东南豪商好运!造这样大的声势并不难,至少没有难到别人来。那些可以排到大明前十的富翁要是打算件大事,只怕也有差不多的排场。

这样的开也不知是好是坏,不过到了这里也只能听下去了。只是苗修远哪里知,夏大人的决定已经有了,或者说不是他的决定,而是居住在紫禁城里那位在上的天的决定已经有了。

这也差不多是为以后定下了一个价码,虽然时移事异,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至少是一个参照的基准——随着纸钞市场的打开,其实是只有上涨的。不过考虑到兴业钱庄为了办成这件事之前已经投了那么多,又背负了

所以在不到年中国库预算已经完的情况下,祯娘和几个合作伙伴照兴业钱庄占比,总共拿了三百万两银——收获的是第一年发钞八百万两银,以后逐年可酌情上升的发钞权。

朝廷上下十分满意,总之就是兴业钱庄得好,什么都不就可以拿钱了么。若是这兴业钱庄的不好,那也不要。不同于朝廷的宝钞是朝廷的烂摊,朝廷没办法自打嘴。兴业钱庄的不好的话,就算背后的人,也要背起责任来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