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26(2/2)

她轻声细语的同沈澜说着话:“我前些时候虽然觉得不自在,但肚里的这个却是整日的动个不停。这些日也不晓得怎么,觉得人更懒了不说,就是肚里的这个,好像也懒了,都不怎么动弹了。”

又劝她:“您再用些薄荷粥吧。总是您少的缘故,所以才会觉得越发的没有神。”

因着现在是沈沅掌着内宅里的一应大小之事,所以接下来的日她自然是极为的忙碌。

杨氏得了他的话,次日就去同王夫人说了这事。王夫人随即就亲自了媒人,去对姚知县说了这事。对此姚知县自然是同意的。正愁自己的这个女儿都十九岁了,可依然没有人过来提亲。而沈承璋虽然年纪大一些,但毕竟是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就算嫁过来只是个续弦,姚知县也是乐意的。

薛姨娘看着面黄黄的,气较前些时候更差了。

说着,就伸手轻抚着鼓起的小腹,面上满是担忧的神情。

不过想起沈承璋续弦的事来,薛姨娘由不得的就觉得开始寒心起来。

于是这门亲事就这么说定了下来。双方互换了庚帖之后,约定三个月后就要迎娶门。

布置新房,赶制家,采买品,挑拣合适的丫鬟婆安排到新房里面去,沈沅整日都没有个歇息的时候。而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到了暮初夏的时候了。

沈澜正在服侍薛姨娘用早膳。

筹划了这么些年,到底他还是不愿将她扶正的。在他的心中终究是仕途最重要。不过没有关系,她已经暗中的给自己置办了好几田庄和铺,便是再如何,她下半辈总会有着落的。

待用完了早膳,小虹过来将碗碟都收拾了下去,又用朱漆小茶盘端了茶上来。薛姨娘和沈澜就隔着炕桌对面坐在南窗木炕上说话。

薛姨娘心中原是不想吃的,可既然沈澜都这样的劝她了,便在她的服侍下又吃了小半碗的薄荷粥。

,是广平伯夫人的远房侄,若细算起辈分来,他还要叫广平伯夫人一声姑母呢。这个姚姑娘就是广平伯夫人的姑侄女了。且不说有广平伯夫人这一层关系在,往后还愁这个姚知县不能京为官?只说你娶了这姚姑娘,那就相当于和广平伯府攀了亲。你也知,广平伯府的大小中是安嫔,若往后她有福气生个皇下来,广平伯府肯定会更好。你细想一想,这门亲事可好不好呢?”

第74章暗通书信

那自然是好的。于是沈承璋想了一想,也就同意了。

薛姨娘见沈澜形容也较前些时候清瘦了许多,越发的显的尖俏来,看着甚为的楚楚可怜。

沈澜见她不说话,就柔声的安抚着她:“姨娘,必然是弟弟他知您辛苦,所以这些日就较以往安稳了,好让您少受些苦。”

她就叹:“你父亲竟是这样的狠心。那时候我不过说说让你在屋中思过一个月罢了,心中只指望过不了几日他就会心,放你来。不想他竟然真的让你在屋中禁足了一个月。”

沈溶已经被沈承璋遣人送到了一僻静的寺庙里去,消息全无。沈澜又是个姑娘家,迟早要嫁,帮不上她什么。而现在沈承璋续弦的事已经定了下来,往后等新夫人门,她还能怎么样呢?也唯有希望肚里的这个是个哥儿,还能她后半辈的依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