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明白沈沅这是在安她,就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了笑。不过能将心里的这些话说
来,她心中也觉舒畅了不少。
回家之后她先去拜见沈承璋。沈承璋刚从太常寺衙署散值回来,知书正在给他宽下公服,穿上常服。
沈沅面上带着微微的笑意,听着他说话。
沈沅心中有些想不明白。沈洛只是翰林院一个小小的七品编修而已,而且他素来和李修尧也没有什么情,如何李修尧会遣人送寿礼过来?
“自古立嫡立长,大皇现在是嫡长
,年纪也有七岁了,但二皇
才多大,才几个月罢了,生母又只是个妃,日后储君的位置必然是大皇
的。且宋家也是诗书旧家,底蕴
厚,但李家小门小
,除却一个李二是
士
,还有几分文人习
,李修尧虽然位
,但只是一介武夫罢了,懂得些什么?无论怎么看,皇上都不可能立二皇
为储君的。”
沈沅见状,就笑着伸手轻挽住了杨氏的胳膊:“想必往后洛哥哥和周生下来的孩
相貌必然也是好的。到时大伯母您带着他
去,外人必然也会称赞他相貌长的好。”
不过她是知日后的宋李两家之争的,无论如何,夹在他们两家之间总归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她想了想,就说
:“永昌侯这是不是想要拉拢父亲的意思?只是父亲上次曾说起过,现在朝中形势不明,也不知
皇上心中储君到底是属意大皇
还是二皇
,若父亲同宋家走的太近,往后若皇上属意储君是二皇
,到时李家得势,又岂能容许宋家继续作大?依女儿的愚见,现在无论是宋家也好,李家也好,父亲还是不要同他们走的太近罢。”
“……昨儿非但是永昌侯宋世来了,陪同你堂兄一起去周家迎亲,永昌侯也特地的遣了名他府上的幕僚带着他的贺礼来了。那名幕僚还同我说了好一会儿的话。今儿我散值从衙署
来的时候就正好碰到了永昌侯的轿
,永昌侯一见我就叫住轿,还掀开轿帘
同我说了几句话。”
永昌侯背后是宋皇后,大皇现在又记在宋皇后的名下,若能得永昌侯看重,往后的仕途不说平步青云,但肯定能往上升一升的。
但这些话如何能同沈承璋明言?沈沅想了想,就委婉的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又能料想得到以后会发生些什么事呢?父亲,您和宋家还是不
,往后也会有自己的孩,父母于他而言再不是心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人,心中多少都会觉得有些
伤。
沈沅心中暗暗的叹了一气。
沈承璋说的话确实有理,但谁又能料想得到大皇明年会得天
死了呢?而且随后皇上也被传染了天
死了,到时皇位就只能落到尚且还在襁褓中的二皇
上了。
已经过了二更,而且还要帮着杨氏看着丫鬟仆妇们收拾酒席上的东西,沈沅今夜就没有回去。一直等到次日周明惠认完亲,又在祖家听了几戏,她这才坐着
车回了家。
沈承璋听了她的话,心中就有些不兴起来。
看到沈沅来,沈承璋让她坐,又问了几句祖家的事,随后他便说到了昨日沈洛婚宴上的事。
沈承璋说的这事她是知的。因为但凡前来恭贺的人,所拿来的贺礼都要
账的,沈沅见到了账面上写着永昌侯的贺礼。而且还有都督同知李修尧的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