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在金边---不能爱上你(四十三、四十四)(4/4)

,林欣有些害怕。不过渐渐地就觉得这实在是这个城市最好的代步工具。金边的街道上尘土飞扬,各种交通工具在这里汇集,而尤以Moto为多。在拥挤的大街上,它像鱼一样灵活地穿行于各种车辆的缝隙间。车夫身上散着浓重的汗酸气,不过林欣开始喜欢上了Moto,有一点野性的兴奋。有六个人共乘一辆Moto的,令人叹为观止。

林欣还看到了三轮车,和中国三轮车不同的是车夫是坐在后面的。一个纤瘦的女人抱了一大束洁白的花坐在车上,脚畔是大袋的水果和蔬菜。

国家博物馆是一幢红色的大房子,建筑的风格非常东南亚风,有着厚厚的屋顶。房子前面有两只大大的狮子,与中国式的狮子非常不同,是用一种红砖样的石材制成的。

门票是两个美金。门口有几个失去了手或腿的男人跪坐在地上,看见有人走过来,便伸出肮脏的帽子乞讨。在金边,几乎到处都是乞丐,从蹒跚学步的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们追随着林欣她们要钱的时候,她总是手足无措。但是他们是有教养的乞丐,只是伸着手,并不动粗。

博物馆简陋得不像话,展品也有限。一个瘦瘦的男导游--这个国家好像就没有胖子,有也是老外---正在用日语给几个日本客人做介绍。他的日语出乎意料地好,只是那慷慨激昂的语气像七十年代中国国产片里的“高大全”类人物。

从博物馆出来,两人顺着街一直走到了FCCC(FnCorresposbodia)的大楼,在二楼拣了临街的座位坐下来等珍妮。

二楼是用木栏杆将四周围起来,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吧台。另有一间隔出来的小房间放着台球桌。墙壁上挂了一些照片,内容都是有关柬埔寨的,有军人,也有少女。来这里的自然也都是老外。

等了一会,珍妮来了。于是三人步行去买到吴哥窟的船票。卖船票的地方是一家名为印度支那的旅店。店堂里挂着红纸的“五福临门”,一问才知道店主是华裔。

买了船票,珍妮带她们去了俄罗斯市场。小贩们见了林欣都说:こにちは!看来来这里旅行的中国人不多。

晚间她们去了一间非常有情调的餐厅。这是一座二层的小木楼,是旅店兼作饭店的。店主是一个五十上下、又瘦又小的西班牙人。三人先上了二楼。小小的阳台权作客厅,随意放着六把藤椅,再进去才是客房。起居室的地上点着一盏灯,蒙着深蓝色的柬绸。整个房间笼罩在一片蓝紫的光里,幽暗而神秘,还是好莱坞早期电影里的东方。与此不协调的是靠门口的桌子上放着一台电脑。

三人刚在阳台上的藤椅上坐下,Richard就来了。他的高大把小楼衬得局促了许多。珍妮下楼去看别的同事是否来了,安妮挨着Richard坐着,两人聊得很带劲。

吃饭的时候,又添了三男一女:三个美国人和一个英国人。珍妮给安妮和林欣一一介绍了。珍妮的同事大部分是医生,只有Richard是做财会的。从大家的谈话里,林欣才知道Richard几个月前下乡的时候感染了疟疾,才恢复不久。大家都拿Richard开心,叫他“克林顿”。林欣不知道是因为他的高大,还是因为他的为人。不过可以看出来,这个面若桃花的Richard是大家相当注意的一个人。

林欣的邻座是英国人Johnson。他是做疟疾防治的。四十多岁的样子,笑起来有点Jaicholson式的玩世不恭,不过人挺健谈,对林欣问个不停。

“你是日本人吗?”Johnson微笑着看着林欣。

“不,我是中国人。”林欣也微笑着答道。

“台湾还是大陆?”Johnson又问,还是笑容可掬。

“大陆。”林欣答,也还是微笑着。

“Cool!”Johnson轻快地吹了声口哨。“你是我见过的个来自大陆的游客!”

林欣笑了笑:从下午去俄罗斯市场的经验来看,这个英国人说的是实话。

又闲聊了几句,Johnson突然问:“像你这样来自共产党国家的人怎幺能去日本呢?”

林欣觉得这问题很幼稚,不过仍然笑着说:“现在都快二十一世纪了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